同一夜間、12個小時!夜間集約化養護順利完工!
分享到:
發布日期:2023-07-21
近日,滬寧高速無錫段HNK1114處搭板維修項目順利完成。在“一路三方”及參建各方的通力協作下,利用夜間低流量時段開展集約化養護作業,將原需要“日間多次封道、累計35小時工作量”的施工項目,壓縮在“同一夜間、12個小時”一次性完成。
當前,滬寧高速無錫段日均流量約18萬輛,峰值流量已突破24萬輛,超過設計車流量2倍以上。且自2005年滬寧高速公路改擴建以來,各類技術狀況指標下降趨勢顯現,養護壓力逐年遞增。為持續強化滬寧高速全段的通行能力,有效緩解占道施工與道路保暢之間的矛盾,寧滬公司以“四敢精神”創新求變,在HNK1114處搭板維修項目中優化完善夜間施工保障措施,力爭建立夜間施工養護樣板段,并實現夜間“標準化、規范化、流程化”養護施工。
聚合“一盤棋”施工組織
寧滬公司多次牽頭召開交通方案組織協調會,圍繞便民出行的原則,不斷論證優化夜間施工作業方案,進一步降低該路段的通行壓力和風險。
通過分析研判往年交通量小時流量趨勢,確定晚8點至早7點為最佳施工時間。學習參照歷次集中養護經驗,采取“全平臺信息發布預告+外圍區域誘導分流”模式,在多處擺放“碩放樞紐南京向占道施工,請繞行”標志牌;在施工區域后方4km范圍內,以500m為間距,在路中和路側同時設置“前方施工”燈光預告牌。此外,在周邊高速路網可變情報板進行信息播報提醒,協調高德、百度等導航不間斷發布施工信息預告,提醒過往車輛提前繞行,最大程度減小對群眾出行的影響。
聚集“一股勁”施工力量
在詳細排查該路段伸縮縫、交安設施等病害,寧滬公司決定同步開展伸縮縫日常維修、路面專項維修等施工作業。針對項目特性及工藝特點,提前規劃路徑,科學編排進場順序,將各類工序分解至“分鐘級”,減少施工作業間的相互干擾。
由于主要在夜間開工,為確保此次夜間集約化養護順利進行,公司協調成立路面、伸縮縫、橋梁搭板和標線補劃等四支專業施工隊伍,投入人員76人、各類機械設備35臺。在僅封閉兩個車道、不足600米的施工區間內,實現了多個項目同時施工、平行作業,極大地提升了涉路作業施工效率,無論是在施工時間和方式上,均有效減少因封道施工給司乘帶來的不便。
聚焦“一體化”施工保障
遵循“科學、創新、精準、務實”的蘇式養護理念,公司協調項目組優化防撞車配置,施工期間共配備5臺防撞車,動態預警和定點警戒相結合,充分保障夜間施工的安全。施工現場設立交安組,對施工現場的施工質量、安全管理、封道情況進行監督。為提高夜間車輛行駛的安全性,分別在緩沖區前端每間隔150m增加1臺導向燈和1臺防霧燈,在施工區域末端擺放2-3個定向喇叭,在中央分隔帶內提前擺放帶燈光的標志標牌。此外,依托無錫段“一路三方”指揮平臺強化安全監管,安排專人現場開展施工設標規范性檢查,并利用智能機器人開展巡視監管。施工期間交通安全有序,車流分流情況正常,未發生有責安全事故。
